到日本旅游,总会想要体验一下去居酒屋或烧烤店大吃一顿,享受一下在日剧上常看到的和式饮食风情,不过对旅人来说最苦恼的肯定是点菜了吧?明明隔壁桌飘来阵阵香味,却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烧肉部位名称是什么,别担心,这篇文章会带你认识日本烧肉店常见菜单,想安排一场「肉食」之旅的人快收藏!

图片来源:Photo AC
日本烧肉小常识
过去日本因为宗教影响,并不吃肉(鱼除外,因为在日本人的眼中鱼与其他动物的肉得分开看待),甚至有法令明定禁肉,想要尝一下「野味」只能躲起来偷偷吃。到了明治维新后,引进欧美思想,倡导要营养均衡以强健体魄,加上中国、韩国等地方的饮食文化影响,最后形成了这个把肉切成薄片、沾上略甜的酱汁自己烤的肉食文化。

烧肉大致分为两个种类,一种叫做「カルビ」(karubi),一种叫做「ロース」(rōsu)。语意上,「カルビ」指的是肋骨旁的肉,「ロース」则是烧肉,不过这样解释好像没什么概念,去烧肉店中最重要的是认知到脂肪多、油份多的肉是「カルビ」,脂肪少、口感较清爽的肉是「ロース」。而日本的「烧肉」通常都以牛肉为主,猪肉、鸡肉为辅,口味可选择要洒盐的「盐味」(しお,念法为shio)与沾酱的「酱汁味」(たれ、念法为tare),此外「ホルモン」(horumon)在近期也是大热门,它指的是内脏,有些烧肉店则是直接缩小范围为「肠子」,「ホルモン锅」在较冷的天气或需要补足元气时,也都可以尝试看看。以下,就来直接教你菜单怎么看!
日本烧肉菜单一次看懂!
肉类:从「口感」认识两大种类肉品
如上所述,日本烧肉店菜单也都会大致将烧肉分成两种:较多油质的「カルビ」和口感清爽的「ロース」。许多菜单上还会标示「国产」(产地于日本)、「特上」(肉质等级高)、「厚切」(肉质厚度厚)等,从这些词汇大概就能推测出这些肉的价差差在哪里。
接着就可以来看看常见的「烧肉部位」有哪些。「バラ」(bara)常被称为「五花肉」,是位于肋脊周围、肩胛的肉,油质与口感兼备,是烧肉中的「定番」肉品。「ハラミ」(harami)指的是牛的横隔膜,纤维质丰富、很有嚼劲,有油质热量较低,可说是相当受女性欢迎的部位。

牛舌
图片来源:Photo AC
「牛タン」(gyūtan),就是鼎鼎大名的牛舌了。吃牛舌时会感觉到一种「循序渐进」的口感,较深红色的部位是牛舌的前端,较有嚼劲,接着会越来越软、越油,感受到所谓的「入口即化」的柔嫩,一般都是洒盐品尝,标示「ねぎ」(negi)则是有加葱的意思。
内脏类

烧烤内脏
图片来源:Photo AC
内脏类讲求的是「口感」与「嚼劲」, 「シマチョウ」(念法为shimachou,汉字为「缟肠」),指的是 「牛大肠」,条纹状的外观非常好认,且越新鲜的条纹就越明显,油质非常饱足。 「レバー」(念法为reba),指的是 「牛肝」,多以生吃(刺身)的方式来品尝,而 「ハツ」(念法为hatsu)指的是 「牛心」。
另外,牛的四个胃都经常入菜。 「ミノ」(念为mino,汉字为「瘤胃」)指的是 「牛的第一个胃」,嚼劲十足口感佳,非常适合当下酒菜,越厚代表品质越好,店家通常会为了让它更容易熟,在上面划个几刀。 「ハチノス」(念法为hachinosu,汉字为「网胃」),是 「牛的第二个胃」,「ハチノス」其实也可以写作「蜂の巣」,名符其实,它的外表就长得跟蜂巢一样,大部分的店家都已经先处理过了,所以稍微烧烤一下即可食用。
「センマイ」(念为senmai,汉字为「重瓣胃」),为 「牛的第三个胃」,有些店家不会将外面黑色的外皮撕去,有些则是剥除了让里头的白色内身露出来,外观南辕北辙但本身没太大不同,食用它别对味道抱太大期待(很淡,得沾酱食用),要以品尝口感为主。 「ギアラ」(念法为giara,汉字为「皱胃」),是 「牛的第四个胃」,肉质比其他三个都要来得硬,建议烤的时间要拉长一点。
烧肉单词总整理

图片来源:Photo AC
是不是觉得光是看图就食指大动了呢?最后把文章中介绍到的烧肉名称再做一次总整理,让你下次可以不用再望「肉」兴叹,想吃什么,就大声地点菜吧!
种类
日文单字 | 读音 | 中文意思 |
---|---|---|
カルビ(かるび) | karubi | 脂肪多、油份多 |
ロース(ろーす) | rōsu | 脂肪少、口感较清爽的肉 |
ホルモン(ほるもん) | horumon | 内脏 |
味道
日文单字 | 读音 | 中文意思 |
---|---|---|
しお | shio | 盐味 |
たれ(タレ) | tare | 酱汁味 |
ねぎ | negi | 葱 |
部位名称
日文单字 | 平假名 | 读音 | 中文意思 |
---|---|---|---|
バラ | ばら | bara | 五花肉 |
ハラミ | はらみ | harami | 牛的横隔膜 |
牛タン | ぎゅうたん | gyū tan | 牛舌 |
シマチョウ | しまちょう | shimachō | 牛大肠 |
レバー | ればー | reba | 牛肝 |
ハツ | はつ | hatsu | 牛心 |
ミノ | みの | mino | 牛的第一个胃 |
ハチノス | はちのす | hachinosu | 牛的第二个胃 |
センマイ | せんまい | senmai | 牛的第三个胃 |
ギアラ | ぎあら | giara | 牛的第四个胃 |
ネック | ねっく | nekku | 牛颈肉 |
肩ロース | かたろーす | kata rōsu | 肩胛里脊(肩胛上盖肉) |
リブロース | りぶろーす | ribu rōsu | 肋眼排 |
サーロイン | さーろいん | sāroin | 沙朗(牛腰脊肉) |
ヒレ | ひれ | hire | 菲力(牛里脊,嫩腰肉) |
ランプ | らんぷ | ranpu | 臀肉(牛臀部位,臀盖肉) |
外モモ | そともも | sotomomo | 外腿肉(后腿外侧) |
内モモ | うちもも | uchimomo | 内腿肉(后腿内侧) |
シンタマ | しんたま | shintama | 牛腱子心(后腿内侧靠近臀部的嫩肉) |
中バラ | なかばら | nakabara | 中腹肉(牛肚腩中央部位) |
外バラ | そとばら | sotobara | 外腹肉(牛肚腩外侧部位) |
ウデ(肩) | うで(かた) | ude (kata) | 前肩肉(牛前腿肩部) |
肩バラ | かたばら | katabara | 肩腹肉(靠近肩部的胸腹肉) |
スネ | すね | sune | 牛腱(牛小腿部位,前后腿均有) |
テール | てーる | tēru | 牛尾 |
透过这次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烧肉常见部位的日文名称更熟悉了吧!下次到日本烧肉店用餐时,不妨大方点单,试着用日文向店员说出想吃的部位,让美味的烧肉体验更加道地。快把今天学到的单字牢牢记起来,下一次聚餐就能小小展现一番罗!
整理撰文:issue 2016.8.22
更新:NH 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