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手线地名小故事:30座车站的名称由来与历史

文章ID : 124845
更新 :

JR东日本的支线「山手线」是运行于东京核心地带的环状铁道,途经东京的重要转运点,再经由这些转运点向都心以外的地区扩张,构成绵密的交通联络网。「乐吃购!日本」要带大家来认识这条到东京自由行的旅人不可不知的路线,以及「山手线」沿线地名小故事

东京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山手线」

「山手线」历史简介

新桥站SL广场展示的「C11型」蒸汽火车头


「山手线」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85年,当时由私人铁道公司「日本铁道」所建设的支线「品川线」,一开始行走的路线是「新宿─赤羽─品川」,1901年与另一条支线「丰岛线」合称「山手线」,该路线名沿用至今。直到1925年「上野—神田」路段完成,「山手线」才真正转变成现在的环状线,由于运量之大,被称为 JR 东日本铁道公司的「ドル箱」,意即「最赚钱的支线」之一。

「JR 山手线」完整攻略

「山手线」的地名小故事

【JY01】东京

在明治时代之前,日本的首都一直都是「京都」。德川幕府掌权后将势力移转到关东,也就是当时的「江户」,不仅建了江户城,还进行了一连串的交通及都市建设,「江户」的经济实力也逐渐超越当时日本的经济中心「大阪」。虽然「江户」是实质上的政治及经济中心,但天皇所在的「京都」才是日本正式的首都。

1867年的「大政奉还」之后,德川幕府将权力还给明治天皇,幕府统治正式划下句点。1868年明治天皇入主江户城(即现在的「皇居」),并将「江户」改名为「东京」,意即「东の京」,是相对于「西の京」的「京都」而得名的。「东京的表玄关」──东京车站,也变成了东京最经典的标志,而来到这就不能不尝尝看各具特色的铁路便当和东京车站限定的伴手礼喔!

【JY02】神田

每年的初穗要奉纳给「伊势大神宫」以祈求五谷丰收、无灾无息,因此这样的稻田称之为「神田」。在日本有很多以「神田」为名的地方,其中以东京的神田较为知名。旧时「神田地区」的范围包含现在的神田、秋叶原、御茶之水、水道桥等地,在这些地方仍保有跟神田相关的地名,如「内神田」、「外神田」、「神田锻冶町」等。现在的神田车站周边一带还留下了一些未受天灾战火波及的老建筑,成为重要的文化资产。

【JY03】秋叶原

1869年东京发生了大火,明治政府在被烧个精光的空地(即现在秋叶原车站附近)盖了「秋叶神社」,供奉有「火防之神」之称的「秋叶大権现」,因此该地后来被称为「秋叶の原」(a-ki-ha-no-ha-ra),后来读音多有误传,而变成现在的「秋叶原」(あきはばら,a-ki-ha-ba-ra),当地人昵称为「アキバ」(a-ki-ba),缩写字母「AKB」,超夯的日本偶像团体「AKB48」的团名也由此发展而来。现在的秋叶原则是世界知名的动漫王国,还有许多超人气美食以及活用老桥墩的文创空间。

【JY04】御徒町

江户时代的武士有分等级,无法骑马需徒步作战的下级武士,称为「徒士」(かち,ka-chi)。而保护江户城及将军的「徒士」,又被称为「御徒」(おかち,o-ka-chi)。这一带过去有很多「御徒」住在这里,故被称为「御徒町」。「御徒町」到「上野」中间有一条观光客必访的「阿美横丁」,有许多零食、干货跟药妆店。

【JY05】上野

茂密的草地在日文当中被称为「野原」(のはら,no-ha-ra)。以前这一带相较于周边的地势来得高,且长满了野草,因此被称为「上野」。也有一说是该野原位于江户的城镇北边,也就是「位于上方(北边)的野原」的意思。「上野恩赐公园」有许多美术馆、博物馆以及上野动物园,春天时是赏樱圣地,车站周边的景点到处可以见到熊猫图案,「阿美横丁」更是观光客必逛的景点。

【JY06】莺谷

江户时代初期有一位贵族「公弁法亲王」在宽永寺担任住持时,因为觉得江户的莺鸟的啼叫不好听又晚啼,于是命令亲信尾形干山从京都运来3,500只早啼的莺鸟放生,故名「莺谷」。「莺谷」每年7月6日至7月8日会举办「入谷朝颜市」,「朝颜」即「牵牛花」,是日本最大的朝颜市集。从车站徒步15分可达的「合羽桥道具街」有各式各样的料理用具,以及非常逼真的料理模型。

【JY07】日暮里

这里从室町时代开始被称为「新堀村」(にいほりむら,ni-i-ho-ri-mu-ra),后来读音逐渐演变成「にっぽり」(ni-po-ri),现在「日暮里」这个汉字地名则是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暮里」背后还有个美丽的说法,因为这里有很多美丽的樱花和杜鹃,因而被称为「日暮らしの里」,意即「适合生活的地方」,含有在这里待上一整天也不会腻的意思。

日暮里车站南口有一条「日暮里纤维街」,长约一公里的商店街上有着数十间卖布料及钮扣、串珠等手作配件的商店。车站西口则是很有下町风情的「谷根千」。「日暮里」也是「日暮里舍人线」的起点,沿途风景秀丽。

【JY08】西日暮里

「西日暮里」因为日暮里又细分为「东日暮里」和「西日暮里」而得名。这里有一座信仰始于1202年的谷中总镇守「诹方神社」,现在的建物建于1635年,八月底的诹方神社例大祭是每年的盛事,连续三天的例大祭还会有将近100间的摊贩,非常热闹。

【JY09】田端

「田端」的地名源自于江户时代丰岛郡田端村。「田」在日文指的是「水田」,「端」则是「边缘」的意思,古时候这一带都是田地,人们沿着田的边缘而居,故名「田端」。「田端」虽然没有知名的景点,但这里有座JR东日本的「田端运転所」,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列车头会回来这里休息,即使不对外开放,仍可以在外面欣赏到车头的英姿,因此「田端运転所」经常吸引许多铁道迷造访。

【JY10】驹込

「驹」是「马」的意思,「込」在这里有「聚集」、「很多」的含意,日本神话中有一位人物「日本武尊」(やまとたけるのみこと),据说在东征时见到盟军的军队后感到惊为天人,就说了一句「驹込みたり」,意即「有很多的马」。「驹込」留有许多江户时代的武家屋敷,例如以枫叶闻名的回游式山水庭园「六义园」,以及明治大正时期的洋风建筑「旧古河庭园」。距离驹込车站约400公尺处有山手线唯一的平交道「第二中里踏切」。「驹込」也是「染井吉野樱」的发源地。

【JY11】巢鸭

关于「巢鸭」地名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一派说法是这里以前有长了许多水草的砂洲和沼地,因为砂洲的日文是「すが」,和巢鸭的读音「すがも」很像。也有一派说法是过去这里有个大池子,有鸭子在池里筑巢,故称之「巢鸭」。不过以上说法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巢鸭」这个地名在江户中期之后就存在着。这里有一条「巢鸭地藏商店街」,被称为「老奶奶的原宿」。

【JY12】大塚

此地因为曾经发现巨大的坟,因而被称为「大塚」。大塚车站周边有便利商店、超市、餐厅、商店街等,相当热闹。从这里可以转乘东京少数的路面电车「都电荒川线」,可以看到车子和电车一起在马路上行走的画面。

【JY13】池袋

现在的池袋西口附近,以前有一个叫做「丸池」的池子,由于「丸池」长得像袋子的形状,又被称为「袋池」,后来此地才改称「池袋」。而原本的「丸池」已被填埋,原迹的附近盖了一座「元池袋史蹟公园」。「池袋」是东京三大副都心之一,大型复合式商业设施「Sunshine City」,有日本第一座高楼型水族馆以及体感型展望台,另外「池袋」也是购物的好去处。

【JY14】目白

「目白」的由来有好几个,有一说是三代将军家光来此地狩猎时,相对于「目黑」这个地名,将此地命名为「目白」,另一说是江户后期这里出了一匹有白色尾巴的名马,故称此地为「目白」。另外还有个说法是德川幕府的国师「天海僧正」于江户创立了「五色不动」,「不动」即「不动尊」,「五色」指的是不动尊的眼睛有「赤、黑、青、白、黄」五种颜色。因此「目黑不动尊」所在的地方称为「目黑」,「目白不动尊」所在的地方称为「目白」。

【JY15】高田马场

「高田」指的是德川家康的六子越后高田藩主松平忠辉的母亲「高田君」(たかだのきみ),又称「茶阿局」(ちゃあのつぼね)。「高田君」曾来此地游览、建造庭园,故此地别称「高田」。「马场」则是1636年三代将军家光为了训练马术,而在此建造马场。东京的私立名校「早稻田大学」就位于「高田马场」

「山手线」以环状运行于都心,是东京交通运输的大动脉,也是旅人来到东京一定要认识的一条支线。接下来继续看编号「JY16」新大久保站至编号「JY30」有乐町站的地名小故事唷!

【JY16】新大久保

「新大久保」这个地名是相对于「大久保」而来。「大久保」位于中央总武线上,以前是一个大洼地,被称为「大洼村」。会使用「大久保」这个汉字地名,据说是因为战国时期小田原北条氏的家臣「太田新六郎」有个姓「大久保」的「寄子」曾经统领此地,因「大洼」和「大久保」的读音都是「おおくぼ」(o-ku-bo),故后来改称为「大久保」。

战后由于韩国公司「乐天」在新宿设立工厂,以及歌舞伎町的劳动力需求提升,有相当多来日本工作的韩国人选择落脚「大久保」和「新大久保」,现在这一带还有相当多的韩式料理餐厅和韩国偶像周边商品的专卖店。「新大久保」旁有一座「皆中稻荷神社」,据说祈求财运相当灵验。

寄亲寄子制:日本的封建时代到战国时代,有权力的武士或贵族为了确保自身实力而实行所谓的「寄亲寄子制」,「寄亲」给予没有血缘关系的「寄子」庇护,而「寄子」则需提供劳动力,接受「寄亲」的支配,是一种建立主从关系的制度。

【JY17】新宿

「新宿」是「内藤新宿」的简称。由于以前交通不甚方便,德川幕府在主要交通干道上设立「宿场」,就是类似「驿站」的概念。这里以前是信浓高远藩内藤家的土地,故名「内藤」,「新宿」则有「新设立的宿场」的意思,故称为「内藤新宿」,简称「新宿」。

现在的「新宿」与「池袋」、「涩谷」并列东京的三大副都心,从「新宿」可以搭乘其他私铁系统往北边、西边延伸,成为重要的转运站。「新宿」周边的超高层办公大楼、百货商场、精品旗舰店林立,东京都厅也设立于此,是东京繁华街的代表。另一边还有「新宿御苑」,四季都能欣赏美丽景致。

【JY18】代代木

「代代木」这个地名的由来,有一说是因为此地有很多村民都在种植一种叫「皂荚」的植物,如此「父传子」、「子传孙」,「代代」都在从事着同样的工作,故称「代代木」。也有一说是因为彦根藩井伊家的下屋敷(即现在明治神宫)种了一棵老枞树。但原本的老枞树已经枯死了,于是在同个地方又重新种植第二代的枞树,位置在御苑东门附近。

说到「代代木」,很多人会想到赏樱圣地「代代木公园」,不过离代代木公园最近的车站却不是「代代木」,而是「原宿」。为了1964年的东京奥运,在代代木公园周边盖了代代木竞技场,作为主场馆之一。现在代代木公园已是居民运动休闲、散步野餐的好去处。「乐吃购!日本」编辑部也在代代木喔!(欢迎大家有空来玩!笑)

【JY19】原宿

在江户时代以前,这一带被称为「千駄ヶ原」(せんだがはら)。由于以前这里曾经是镰仓街道的「宿场」(即休息的「驿站」),故称为「原宿」。进入江户时代后此地盖了很多大名的屋敷。1906年开业的原宿车站,因为古色古香的站舍,后来被选为关东百选车站之一。于2020年8月拆除

「原宿」有许多知名景点,「明治神宫」是自由行旅人必访的经典行程,正对着原宿车站的「竹下通」,是日本青少年、青少女的流行发信地,每到假日都挤得水泄不通。「猫街」则可一路散步到「涩谷」,这里有许多人气的排队庶民美食,以及男女潮牌服饰店。「原宿」、「表参道」也是松饼甜点激战区,吸引许多海外名店进驻。

【JY20】涩谷

这里的地形是低谷,以前被称为「塩谷」(しおや),后来读音变成「しぶや」,写成汉字就是今日的「涩谷」。又一说是在平安时代末期,此地的领主「河崎重家」因捉贼有功,于是崛川天皇赐姓「渋谷」,从此之后这个地方也改名为「渋谷」。

「渋谷」是日本汉字,写成繁体字应该是「涩谷」。「涩谷」站前曾是知名系列电影《玩命关头3:东京甩尾》的拍摄地,是东京最有名的十字路口,吸引许多路人驻足拍照。东京最感人的忠犬「小八」在主人过世后仍每天到车站等候,这段故事也被改编成电影《忠犬八公》,还设立了铜像。

【JY21】惠比寿

1889年「日本啤酒酿造公司」在这里建立了啤酒工厂,并以日本福神「惠比寿」为商标,于是在这里生产的啤酒就被称为「惠比寿啤酒」,为了啤酒的物流作业还在旁边盖了「惠比寿停车场」。随着都市化进展人口愈来愈多,这里也盖了新车站,于是就用「惠比寿」当作站名,到了1928年「惠比寿」就变成了正式的地名。

「惠比寿花园广场」有三越百货、购物中心、惠比寿啤酒纪念馆,还有「侯布雄法式餐厅」,冬天时会有圣诞节大型点灯,是日本人的约会圣地,也是《流星花园》、《东京女子图监》等日剧的拍摄地。

【JY22】目黑

此地因为有「目黑不动尊」,故称为「目黑」。据闻江户时代初期「天海僧正」创立了「江户五色不动」以祈求天下太平。「不动」是指「不动尊」,「五色」指的是不动尊的眼睛有「赤、黑、青、白、黄」五种颜色。与「目黑」很像的地名有「目白」,也是山手线上的一个站名,编号「JY14」。另一个跟「目黑」很像的地名是「中目黑」。每年樱花季目黑川沿岸的樱花是在「中目黑」而不是「目黑」。

【JY23】五反田

江户时代这一带都是田地,「反」是土地面积的单位,「ㄧ反」约1000平方公尺左右,在当时田地的面积约有「五反」之大,故已有「五反田」(ごたんだ)这样的说法,但并不是正式的地名。1911年山手线「五反田」站开通,便以此为契机正式将此地命名为「五反田」。现在「五反田」以山手线为界,山手线以东称为「东五反田」,以西称为「西五反田」,办公大楼与餐饮店林立。

【JY24】大崎

日文中的「尾崎」(おさき)指的是山脉的尾端进入平原之后凸出来的部分。这一带以前是秩父山脉(现在的琦玉县)所延伸过来的「尾崎」(おさき),后来江户时代开始误传为「大崎」(おおさき)。也有一说以前这里是东京湾突出的巨大的海岬(日文中称作「崎」或「岬」),所以名为「大崎」。


【JY25】品川

「东海道」是江户时代的五街道之一,连接江户到京都。而德川幕府在东海道设立了53个宿场,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师歌川广重最知名的画作就是《东海道五十三次》。在53个宿场之中,「品川宿」是东海道宿场之始。命名为「品川宿」是因为这里过去是目黑川的流域,目黑川的旧名就是「品川」。


现在的「品川」周边有不少高级饭店,因为交通方便,是许多人住宿的首选,附近也有许多公司的总部,上班尖峰时间面无表情的上班族也成为「品川」的奇景之一。前往名古屋、大阪、京都的新干线,以及前往成田机场的成田特快「N’EX」都会经过「品川」,车站内有许多伴手礼店和餐饮店。


【JY26】高轮ゲートウェイ(高轮Gateway)

JR东日本铁道于2012年宣布在「品川」到「田町」之间设立一个新站,预计将于2020年东京奥运前启用,站舍将由日本当代建筑师隈研吾所设计,同时JR东日本也公开募集新站名,最后拍板定案为「高轮Gateway」(高轮ゲートウェイ),原因是自古以来此地便是江户地区的「玄关」,期许该站能够成为未来国际往来据点。不过新站名意外引起网友热烈讨论!详情请看【【睽违50年终于盼到新成员!山手线第30座新车站「高轮Gateway」2020年东京奥运前启用!】 


【JY27】田町

「田町」附近以前是广大的田地,由于商家愈来愈多,将田地都改为「町屋」(即日式的传统连栋建筑)作为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故名「田町」。「田町」到「高轮」、「品川」一带地势较高,以前有许多大名的屋敷,到了幕末及明治时期纷纷转作校舍和大使馆,例如日本私立名校「庆应义塾大学」的三田校区和现在的义大利大使馆,都是沿用这些大名屋敷。


「田町」也是幕末重要的历史舞台,1867年11月「大政奉还」之后,明治天皇与德川家仍分居京都和江户。1868年3月14日明治政府派的「西乡隆盛」和幕府派的「胜海舟」在此地完成一场重要的历史会谈,双方在不开战下和平转移权力,这就是日本史上有名的「江户无血开城」,而日本步向近代国家之路的明治时代就此展开。


【JY28】滨松町

1696年远江国滨松(现在的静冈县滨松)出身的「权兵卫」在这里担任事务行政职「名主」这个职位,因此将此地称为「滨松町」。「滨松町」现在是热闹的商业办公区,附近知名的景点有「增上寺」、「东京铁塔」、「芝公园」等。


你知道吗?
在滨松町的3号和4号月台的2号车附近有一个「尿尿小童」,每个月都会换衣服喔!

【JY29】新桥

「新桥」这个地名的由来,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个地方新建一座桥,从那时起就称之为「新桥」。「新桥」是日本铁道的发祥地,1872年10月14日「新桥」到「横滨」站通车,这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在东京车站开通以前,「新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运输角色。现在车站「日比谷口」的「SL广场」还展示着「C11型」蒸汽火车头,每天12点、15点、18点都会有火车的鸣笛声。


【JY30】有乐町

江户初期时,织田信长的弟弟「织田有乐斋」在数寄屋桥御门周边盖了屋敷,后来这个屋敷所在的原址被称为「有楽ヶ原」(うらくがはら),正式以「有乐町」为地名的则是在1872年以后。明治时期西洋文化为日本带来巨大的改变,「丸之内」、「有乐町」、「银座」一带,是当时西方摩登文化的代名词,现在则是有很多百货公司的购物圣地。 


「山手线」最早从1885年开业至今,随着东京这座城市不断蜕变,经过了战争和天灾的历史巨变,又从兴盛到衰落,然后再度重生,变成了东京最经典的风景之一。

采访撰文:Akane 2017.8.23、Yusho 2025.10更新
责任编辑:NeNe、Yusho

乐吃购!日本的个人照片
作者 《乐吃购!日本》编辑部
《乐吃购!日本》是专为台湾与香港旅客打造的日本在地旅游资讯平台,由长年居住日本、精通日语与文化的中文编辑、采访记者与专业导游组成。我们深入东京、大阪等人气城市,亦实地走访地方特色景点,提供第一手日本旅游、美食、购物、交通、签证与优惠情报。曾获 NHK、日本观光局、地方自治单位等媒体与机构报导或与其合作,具备丰富的第一线采访与内容制作经验。编辑部秉持资讯准确、用语亲切、设计友善的原则,致力为读者打造最贴地、实用且值得信赖的日本旅行指南,是规划行程、认识日本文化的最佳起点!